與諾貝爾獎得主在城大對談

林月晶

 

(From left) Professor Haroche, Professor Wineland and Professor Lehn.
(左起) 阿羅什教授、瓦恩蘭教授及萊恩教授。

 

香港城市大學(城大)呈獻諾貝爾科學周,邀請三位諾貝爾化學及物理學獎得主在11月6日至10日蒞臨城大,分享研究心得。

三位學者分別是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兼城大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杰馬里‧萊恩教授、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兼城大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塞爾日‧阿羅什教授,以及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戴維‧瓦恩蘭教授

城大高等研究院與知名學者聯繫緊密,首次舉辦諾貝爾科學周,旨在促進學術交流,啟迪城大師生探尋知識,從事創新研究。

Lecture titled “From Matter to Life: Chemistry? Chemistry!” by Professor Lehn.
萊恩教授主持「從物質到生命:化學?化學!」講座。

 

萊恩教授在11月7日主持題為「從物質到生命:化學?化學!」的傑出講座,探討化學與整體科學背後的概念。在合成化學的範疇,科學家已研究出一套有效方法,合成更複雜的分子。多年來,萊恩教授開拓了名為「超分子化學」的新領域,研究兩個或以上的化學物種,以非共價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力連在一起,形成複雜的化學個體。

萊恩教授現為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,於1987年憑「分子識別」的化學基礎研究,與另外兩位學者獲頒諾貝爾化學獎。他的發現,說明受體分子如何辨別及選擇與基質結合,這在生物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。

Professor Haroche presents his latest research in quantum science.
阿羅什教授介紹其最新量子科學研究。

 

多位嘉賓講者包括阿羅什教授與瓦恩蘭教授,在11月8日至9日的「高等研究院量子科學研討會」發表其最新研究結果,內容涵蓋量子通訊、量子計算和量子量度。講者以一般物理學用語講解,觀眾毋須具備量子科學專門知識,讓更多人能夠參與。

阿羅什教授來自法國法蘭西公學院,瓦恩蘭教授則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博得市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。他們憑嶄新的實驗方法,量度及調控個別的量子系統,在2012年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
你可能感興趣

聯絡資料

傳訊及數據研究處

Back to top